自主创新促发展为企业安全运输事业保驾护航
——记合肥工大高科公司

尹皖临

       近日,合肥工大高科公司可谓是喜事连连,企业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被认定为首批“安徽省创新型企业”,获得省委省政府100万元重奖,连续2年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主导产品荣获“安徽魏臻教授名牌产品”称号,董事长魏臻教授荣膺“2009安徽年度经济人物”、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7月6日,工大高科迎来贵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亲临视察,对高科公司在安全领域的创新思维,不断取得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矿山安全和企业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给予充分肯定,对陪同的安徽省委领导王金山、王三运以及孙金龙书记说:“工大高科发展速度快、选题好,就是要支持这样的技术型企业。”

13362269005_415x319.jpg

企业发展,靠的是领先的技术与产品

       在工大高科800平米现代化的多功能展厅里,声、光、多媒体视频、产品实景模拟沙盘、模拟系统向前来参观的一批批专家、领导、客户展示了工大高科多元化的领先技术与产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董事长魏臻自豪地介绍:“工大高科的核心技术是恶劣环境下的高可靠、高安全工业测控技术,是适用于上天、入地、深海、铁路及其他高危行业的测控技术,产品面向公共安全领域,其功能适应性、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极高,国家对资质管理极其严格,送审与试验周期长、费用大,因此,只有少数企业可以获得行业准入许可。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不仅已成功地进入这一行业,且已成为行业的标准制订者,拥有近40项的专利技术与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主导产品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企业发展,靠的是领先的技术与产品。”
       在魏臻看来,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取得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从起步时二项单一的产品到目前形成矿井综合移动目标安全监控、工业地面铁路运输安全调度两大领域十余项高新技术产品,工大高科每年8%以上的科研投入,有了丰厚的回报。

因为我们诚信,因为我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在我们国家,国家铁路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企业铁路亦被比做企业运营的生命线。多年来,我国企业铁路一直沿用人工管理的作业模式,俗称一支笔,一部电话,一张图表。一支笔是用来记录列车运行图的,一部电话是用来接收与传达作业命令的,一张图表是用来记载机车的运行图和线路的占用状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铁路面临产能大幅增加与减员增效的双重压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如何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既确保安全又提高效率成为当时的重大课题。
       2002年,宝钢集团上海梅山钢铁公司进行企业铁路信息化改造,工大高科抓住这一发展契机,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企业铁路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这一全新的技术思路,承接了上海梅山钢铁公司450万元的项目开发合同,魏臻说:“压力是巨大的,当时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也无法照搬国内外铁路的相关技术与产品,很多技术是全新的,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这个合同,公司付出了三百多人日,以及五十余万的差旅支出,而那时公司账上只有不到二十万的资金。”据工大高科的技术人员回忆,项目技术方案先后经历了多达11次的技术答辩,开发人员在现场持续进行了2个半月的技术沟通与谈判,魏总当时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工作精力,工大高科总裁助理程磊说:“2003年春节,魏总和所有高管放弃在家过年,轮流到梅山钢铁厂值班,魏总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两天都在那值班。”
      2004年5月,国内第一套企业铁路全面实现信息化协同调度的综合信息平台在上海梅山钢铁公司试运行成功,彻底改变了梅钢原先采用人工的调度和作业模式,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很快推广应用到马钢、鞍钢、首钢、唐钢、本钢、太钢、烟台港、铜陵有色、扬子石化等国内100多家大型冶金、矿山、石化、港口企业中,为提高企业铁路生产效率、安全生产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工大高科也因此确立了自己在企铁运输安全调度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魏臻在后来的获奖感言中这样总结:“机会是创造出来的,机会喜欢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为什么我们成功了?是因为我们是其中学习能力最强而且最善于把知识表达出来的团队,因为我们诚信,因为我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核心技术与安全同在

       我们国家的煤矿与非煤矿山的采矿过程中,大量使用窄轨铁路运输物料、人员和矿物,由于地处岩石层下数百米,环境极为恶劣,造成事故频发。随着我国煤炭、矿山等能源基础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井下安全技术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魏臻和他的团队又瞄准了这一发展方向,投入大量研发力量,致力于井下移动目标安全监控技术研究,其研究课题在2009年度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招标项目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列入年度重大项目。他们在国内率先系统总结了窄轨机车运输监控信号的联锁规则,得到了行业广泛认可与大量应用,并参与制订了这一领域国家标准《煤矿井下机车运输信号设计规范》(GB50388-2006);提出了采用无线自组织网技术,实现井下较高速度大群体移动目标识别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符合首颁国家标准的井下人员管理与定位系统;在国内率先采用高低频结合的RFID技术,实现矿井井下车皮与物流跟踪管理,解决了矿井井下信息化、自动化领域应用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核心技术与安全同在,工大高科依托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既能从事地面铁路安全运输监控,又能从事井下机车、胶轮车、胶带机、人员等全部井下移动目标监控的国内一流产品开发集成商,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让技术引领市场,成就未来辉煌

       在工大高科的企业成长历程宣传栏中,这样写道:
       我们是否有成为国内同领域企业中最大、最强者的雄心?
       我们是否有成为Simens、Alstom那样世界级企业的憧憬?
       “未来工大高科将紧抓我国企业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建设和信息化改造的巨大发展机遇,专注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以技术引领市场,目标进军资本市场,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矿山安全及工业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领军者”,销售总监程运安充满信心地向我们描绘工大高科的未来发展。
       在工大高科会议室里,一幅占地27亩、总建筑面积近30000平方米的工大高科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图格外醒目,魏臻向我们介绍,投资近亿元的工大高科新的产业基地即将破土动工,工大高科正迎来新一轮的规模扩张……


(文章来源:《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纪念合肥工业大学增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五十周年》)